教導專題 |
手扶著犁勿往後看
◎ 鮑會園 院長
「他們走路的時候,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那裡去,我要跟從你。耶穌說,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。又對一個人說,跟從我來;那人說,主,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。耶穌說,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,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。又有一人說,主,我要跟從你,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。耶穌說,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不配進 神的國。」(路 9:57-62)
一、勿貪安逸與享受
主耶穌知道祂在世的日子不多了,因在 51 節說: 「祂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」,但在祂離開以後,人要繼續祂去作傳揚福音的工作。甚麼樣的人才能負起這樣的責任呢?因此祂講出這段非常重要的經文,提醒門徒所當負的責任。當我們讀這段經文的時候,或者常有這樣的感覺,以為耶穌好像說祂在世上的生活非常可憐,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但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。我覺得主耶穌講這句話的時候,祂心裡的感覺剛好相反,祂不是覺得自己可憐,乃是帶著一種充滿喜樂的心來講。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」,狐狸的洞,飛鳥的窩,都是牠們在世上擁有的最重要、最寶貴的東西,牠們不能夠沒有這個東西,牠們一定不捨得離開或放下。但是主耶穌說,我在世上沒有這樣一個地方,沒有這樣一件東西,沒有一個洞,也沒有一個窩,是我看來太寶貴而不肯放棄的。地上沒有一件東西吸引主耶穌,攔阻主耶穌不能走上 神要祂走的道路。後來主耶穌要差遣七十個門徒出去為祂傳福音,在差遺他們出去以前,祂對他們說,你們應該思想一下你們的生活,你們是否也有一個洞,或者一個窩,是你們看為極其寶貴而不肯離開的?在這個世界上,有沒有一樣東西攔阻了你們,使你們不能夠去做主所要你們去做的工作?今天很多時候,我們就是面臨這樣的考驗。我們知道,主要我們走的道路是甚麼,我們應當做的工作是甚麼。但因為在世上我們有這麼一個洞,這麼一個窩。有一樣東西在那裡吸引我們的心,攔阻我們不能夠快樂地走上 神所要我們走的道路。後來主耶穌就為我們解釋了這一點。
二、勿慮家庭與親人
祂所說的這種狐狸的洞,或者飛鳥的窩,在我們生活裡面是指甚麼東西?首先在第 59 節,主耶穌對一個人說, 一跟從我來。那人說 :「主,容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。」耶穌說: 「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,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。」這句話聽起來好像主耶穌很不講情理。這人不是說不願意去跟從主耶穌,他只是說要先去埋葬他已經死去的父親,連這樣都不可以嗎?其實當時的情形大概不是這個意思。在當時猶太人口裡面所說,我去埋葬我的父親,大概不是說他的父親已經離開世界,在那裡等待人去埋葬。這句話的意思恐怕就如同我們中國人有時候說,我們要給父親送終。如果一個人說要給他的父親送終,他的父親這時候可能仍很健康地活著,不過為了表示他對父親的孝心,他不願意離開父親,要在那裡服侍他的父親,直等到他的父親離開了世界,辦好了後事,這才完成了一個做兒子的給父親送終的責。這人對主耶穌說,我回去埋葬我的父親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。這時他的父親大概仍然健在,但是他就用這個來作為理由,或是這件事情成 了一個原因,攔阻了他去跟從主耶穌。主耶穌說 :「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,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。」 神今天給了我們一個責任,就是要去傳揚 神國的道,要把主耶穌救恩的福音傳揚出去。我們會不會有時候因顧及對家人的責任,而不能去完成 神給我們的託付?在家裡面,盡自己的本分,盡對家人的責任,這個是我們應當有的態度。但是如果為這個原因,攔阻了我們去順服 神的旨意,去走 神要我們走的道路,家庭的責任就成了一個真正的攔阻。主耶穌說,「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,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。」不要讓世界上家庭或家人的責任,成為我們跟從主的攔阻。如果我們清楚了 神的呼召,知道是 神的旨意, 神一定會給我們預備一個方法來照顧我們自己的家人。我們不是對家人不盡責任,乃是知道,如果是 神要我們走上祂要我們走的道路,祂一定為我們的家人有適當的安排。在今天這個緊急末日的時代,不要讓我們對家庭的責任成為我們順服主的攔阻。這不是不孝順,乃是對 神的順服。在過去 神所使用的人生命裡面,我們看到有多少這樣的情況。他們要聽從 神呼召的時候,為了家人的緣故,為了自己家庭的責任,心靈裡曾經有過很多掙扎,很多考慮。但是最終,他們按著 神的呼召順服了, 神給他們有特別豐富的恩典,有特別美好的安排,使 神的旨意可以在他們身上得以成就,讓 神的名字可以藉著他們的順服得到榮耀。
三、勿隨風俗與人情
另一方面,在 61-62 節, 「又有一人說,主,我要跟從你。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。耶穌說,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不配進 神的國。」這裡說到去辭別家人的意思,也牽扯著當時的一種生活風俗。這個辭別並非見了面,說聲再見就完了。這個辭別有時候要用很長的時間,很多的安排,很多的工
夫,這是當時的生活方式。在舊約士師記的利未人生活中,我們看到這個情形(看士師記 19 章)。那個利未人帶著自己的妾,去到他岳父的家裡,住了一個晚上。第二天他要走,他岳父就留他說: 「你先不要走,等我給你預備飯吃,好讓身體得著力量,然後你再走。」於是他在那天吃完飯後,天已經晚了,只好在那裡再住一天。第二天他起身的時候又要走,他岳父再按照這熱誠挽留他,結果又再停了一天。就這樣,一連停留了好幾天,結果他在回去的路上,遇到了那個極悲慘的結局。這裡主耶穌所講的乃是,不是為了責任,也不是為了必要,乃是為了情感的緣故,或者風俗習慣使這個人暫時不能去跟從主耶穌。他覺得,我現在不是不順服,不是不要跟從主,只不過是先去滿足一點人情上的需要,然後我就轉過來跟從主。但是主耶穌說:「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不配進 神的國。」一方面要順從主耶穌,但另一方面卻回過頭來顧及自己的情感,讓情感成了一個跟從主的攔阻。主耶穌說這樣的人不能夠完成 神在他身上的託付。對自己所愛的人,應當有的情感是一件非常美好和 神聖的東西。情感是 神的一個恩賜,但是如果讓情感成為我們跟從主的攔阻,這個情感就成了一個醜陋的東西,可怕的東西。在另外一個地方,主耶穌說,人的仇敵就是他自己家裡的人。為甚麼呢?莫非他家裡的人對你不好,或是故意要反對他,敵擋他?可能不是如此,但是有很多時候,因為我們太愛自己家裡的人,所以家裡的人就成了我們遵行 神旨意的攔阻,一個仇敵。我們不會為了愛一個與我們沒有關係的人,而違背 神的命令。但是我們卻會為了愛我們家裡的人而去違背 神的命令。多少時候,我們看見這種情形。為了愛家裡的人,愛自己所愛的人而攔阻了我們走上順服 神的道路。在這裡, 神好像對這個人說,你把你對家人的情感需要暫時放下,把它交在我的手裡面。當我們要去跟從 神的時候,如果我們把情感問題交在主的手中,主耶穌會把這個情感接過來,然後把它分別為聖,再賜還給我們,使它成為一個更加美好,真正分別為聖的情感;使這情感成為我們生命裡面的一個祝福,成為我們跟從主的一個額外力量。但是有的時候,我們為了跟從主,將那個情感交在主的手裡面,主耶穌也許把它接過來,就把它從我們生活中挪開,使我們可以毫無攔阻地去跟從主耶穌,去完成祂所給我們的託付。
我們是否願意付上這個代價?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一方面要走 神所要我們走的道路,去做 神要我們去做的工作,但是另一方面卻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所喜好的那個情感。主耶穌說這樣的人不配進 神的國。 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」,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在地上所愛好,所看為寶貴的東西。很多時候屬主的人就讓這些東西成了他們的攔阻,不能夠去完成 神所要他們走的那條道路。主耶穌說,我人子沒有一個枕頭的地方,沒有這麼一個屬世的洞或窩,攔阻我去走 神要我走的道路。今天主耶穌說:你要來跟從我,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。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,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 神的國。你能夠不顧一切地,不讓任何東西攔阻你去走上 神所要你走的道路嗎?你是否還為了那個狐狸的洞、飛鳥的窩而被攔阻,不能夠去走 神要你走的道路呢?
(本文原載於《基督工人神學院通訊》1998年3月號,
蒙鮑院長同意轉載)